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:“鹽為百病之主,百病無不用之?!?/p>
歷代醫(yī)家在對鹽的性能和藥效不斷探究和揭示,逐漸將鹽派上用場,在臨床治療中或以水飲,或以酒服, 或炒作,或炮制,或配他藥,或施奇術(shù),鹽在治療疾病中大顯身手,成為醫(yī)家手中的重要法寶。
清中期淮陰人吳瑭(鞠通)專心鉆研于溫病診治,著《溫病條辨》,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,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于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,創(chuàng)立了三焦辨證綱領(lǐng),為溫病創(chuàng)新理論之一。在溫邪易耗傷陰液思想的指導下,吳鞠通倡養(yǎng)陰保液之法,并擬訂了層次分明的溫病治法方藥體系,《溫病條辨》被稱為清代溫病學說標志性著作。
吳瑭(1758—1836),字鞠通,淮陰人。19歲時其父因病而死,傷痛之余,遂廣購方書。研讀中見張仲景《傷寒論》序中有“外連榮勢,內(nèi)忘身命”之論,因慨然棄舉子業(yè),專事醫(yī)術(shù)。4年后,其侄子病溫,隨后死于發(fā)黃,這一刺激更堅定了吳氏研究溫病的決心。又過了3年,吳瑭至京師,檢?!端膸烊珪罚糜[明季吳又可《溫疫論》,于是專心于溫病診治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,北京溫疫大行,吳瑭一展身手,救治數(shù)十人。長期的閱讀積累,又經(jīng)過成功的臨床實踐,吳瑭開始著書立說。嘉慶三年(1798年),吳氏將書初步完成。直到嘉慶甲子年(1804年),吳氏將此書展示給友人徵保。再經(jīng)過10年,書終告完成,并刊于嘉慶十八年(1813年)。
吳鞠通畫像
河下古鎮(zhèn)吳鞠通中醫(yī)館